保健养身


藏药是能在保障人民健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6-03-21 11:34
  藏药的特点:藏药按其性质分为“热 性”和“寒性” 二大类,藏医诊治疾病常归纳为 “龙、培根”(相当于中医寒症)与“赤巴” (相当于中医热症)。藏药中的六味(甘、酸、 苦、辛、咸、涩),八性(轻、重、润、糙、 锐、钝、凉、热),十七种效能(柔、重、 温、润、稳、寒、纯、凉、软、稀、干、干枯热、轻、 锐、粗、益、动),以其独特的理论阐明了藏 药的性能及规律。蔵药的加工与炮制,以消除或降低其毒性为目的。如许多旷物药常与红乌 头混合水煮,某些贵重药,如珍珠、红珊瑚、 石决明等常加七种辅药(龙胆、贯众、诃子、 明矾、麝香、白贝齿、沙棘)共煮,藏医认为 这样处理后的药材可以去毒。藏洒炙,即将饮 片置干锅中放少许盐巴拌炒后,再倾入藏酒中 的方法,此法既可消毒杀菌,又可缓和药物苦 寒性。藏药的剂型有多种形式,一般以散剂、 水丸剂和汤剂居多。藏医认为汤剂奏效快,通 常首选汤剂,继用散剂,其后用水丸剂。藏医 极少用单味药,常用复方。方剂少则三、四味, 如“大三果”(诃子、毛诃子、余甘子),“小 彐果”(大托叶云实、蒲桃、杧果核)使用频 率都很髙I多可达百余味,如临床常用成药“然 纳桑培”,由珍珠、藏红花、牛黄等70味组 成,主治瘫痪、癲痫等。“芒觉”由座台、牛 黄、麝香等45味组成,主治胃炎。“常觉”由 座台、牛黄、熊胆、藏红花等130味组成,主治胃 溃疡、肝炎。
    根据药材质量的优次及临床疗效, 藏药分为上、中、下三品,如常用药大黄“3,上品 有:印边大黄(Hheumemodi Wall.)、喜马拉 雅大黄dw6bbiauum Royle.)、西藏大黄 (R. tibeticum Maxim.),中品有:惠花大黄 (R. spiciforme Royle.)、歧黄大黄 ,长穗大黄  下品有:小大黄(R. pumilum Maxim.)、西伯利亚亚寥(Polygonum sibiricum Laxm.)。藏药应用常伴外治, 如烟熏法:利用药粉撒在炭盆中燃烧时所产 生的烟治病。酥油烫疗法:将包有肉豆蔻粉末 和藏茴香的药包浸于热酥油中后,再放在需灸 的穴位上。药水浴疗法:将加有曲酒的药液放置一、二天使其发酵加温后,再倒入少量藏 酒供病人洗浴。藏药应用很注意饮食及环境的 配合治疗,如髙原气候寒冷、干燥,藏族人民喜 以羊、牦牛乳汁(性甘温)、酥油(补气血、润燥) 和茶叶打成酥油茶为饮料。习惯将青棵(性平 凉)酿糟成酒服用,以壮筋益力,外用尚可治伤。
   藏药材与中药材的比较:在临床常用 的304种藏药中,大多数都为本地所产的草药, 其入药部位与中药完全相同的仅有98种。但其 用法、功效尚有差别。有些同一品种,药用部 分也相同的药草,用法却不相同,如“间色打 吾”属虎耳草一种,藏医认为性温为滋补药* 中医则认为性凉、有毒。卷叶贝母、棱砂贝 母、髙山贝母,中医用于止咳、清热散结,多 单味应用在病初起I藏医对其则应用很少,并 都以辅助药出现,从不使用单味。藏药獐牙菜、 虎耳草、藏党参、篇蕾、侧蕾、藏茴香、翼首 草等对防治肝炎、胆囊炎、关节炎等疗效理想, 对治疗高原不适应症、炭疽病、孢囊虫病、胃 溃疡、四肢浮肿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治疗经验, 且大多用本地药材。
    藏药保留着自己本民族特点,也吸取了中药和其它民族药的一些内容,在对某些疑难症 的治疗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因而几千年来经 久不衰。藏药是祖国民族医药中一块瑰宝,有 待进一步地发掘、整理、加工和研究,使其能 在保障人民健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你可以感兴趣的文章还有:
   藏药如意珍宝丸治疗痛风
  藏药如意珍宝丸缓解坐骨神经痛
藏药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