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症是常见的胆道系疾病之一 ,由于结石发生的部位不同, 可分为胆囊内结石、胆总管结石 、肝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胆石症的病因和病制是胆汁郁积、胆道感染 、胆红素钙沉积或胆固醇和胆红素钙浓度增高及类脂质代谢失调所致, 以肠道寄生虫和肠道感染为主要特征。治疗胆石症西医以手术为主 ;但体弱年老患者不易接受。中医采用中药排石汤以攻下通降疗法 ,对胆管结石疗效较好;但对胆囊内结石无效。藏药十五味赛尔斗丸是按照藏医理论, 以溶石排石相结合,不仅能排石而且能溶石 。药理试验表明, 其具有解热镇痛、抑菌 、消炎 、消肿、利胆溶石、排石的作用, 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临床用于治疗胆囊炎、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及肝内胆管结石, 特别对胆囊结石疗效理想。
胆囊结石-引起梗阻或继发感染时, 可无明显症状 ,或表现为慢性胆囊炎的症状, 如上腹不适 、腹胀、暖胀、暖气等。胆囊结石阻塞胆囊管 :可有右上腹疼痛 ,为阵发性绞痛 , 可向肩胛部放射, 伴有恶心呕吐;合并急性胆囊炎时,腹痛为持续性, 阵发加重 ,常有发热或发冷发热 , 少数病人可出现黄疸。查体 :右上腹压痛, 可有腹肌紧张 , 墨菲征阳性, 有时触及肿大胆囊 。实验室检查:伴胆囊炎时, 可有白细胞计数及中心白细胞增加。 X线检查:可显示囊壁及结石数量、大小等 。
胆总管结石-慢性期症状不典型, 可有轻微腹痛或消化不良症状 。急性期上腹部剧痛、寒战高热 、黄疸 ,痛连肩背, 恶心呕吐 , 尿黄, 大便可呈陶土色。查体 :巩膜黄染, 上腹压痛, 可有轻度肌紧张 , 可能触及肿大胆囊, 或有肝大。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白细胞增加, 粪便中胆素原减少, 尿中胆素原增加,血清转氨酶升高 , 絮状试验阳性 。 X线检查 :腹部平片 ,有结石显影 。 B超检查:可显示胆总管结石大小,数量及胆管扩张 。
肝内胆管结石-慢性肝内胆管结石梗阻时, 肝区不适, 闷痛 ,有反复发作的不规则发热 。急性梗阻时,上腹剧痛,呈持续性, 可放射到右肩背部、剑突下或下腹部, 发冷发热, 晚期有轻度黄疸。查体:上腹压痛,可触及肝肿大。实验室检查:急性期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胆红素可有升高 ,白细胞数升高 ,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
十五味赛尔斗丸具有止痛消炎、保肝利胆、增加胆汁分泌、舒张胆道平滑肌、解除胆囊痉挛,可直接作用于结石,蓬松软化,溶解排出。依据藏医理论,以溶石排石相结合,通过大量促进胆汁、胆汁酸、磷脂的分泌,降低胆红素、胆固醇含量,溶解胆固醇、胆红素钙返回胆汁进入十二指肠,从而达到溶石排石的目的,治疗效果看得见,无任何毒副作用。对胆囊结石的作用效率为 70.6%, 胆总管结石为 80.8%, 肝内胆管结石为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