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藏药


藏医对糖尿病(吉尼萨克病)的认知与治疗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习性的不断变化,糖尿病患者的发病比例也在历年增加。藏医学对该病有着精辟的理论认识和极其丰富的经验。在藏医巨著《四部医典》对该病的病因、症状、分类及治疗等方面均有全面、科学的论述。
  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是一种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和继发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而引起的内分泌失调性疾病。
 
藏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在诸多藏医经典中,对糖尿病的命名为“吉尼萨克病”,意即“消耗性尿频症”。“吉尼”藏语中有“尿频”之意,“萨克”在藏语中有“消耗、消败的混浊物”之意。“吉尼萨克”病的病因主要是有了饮食、起居不当等外缘因素后,使“隆”、“赤巴”和“培根”三者平衡失调而引起。藏医学认为此病的成因是水土之性的“培根”与脂肪过剩未能化为人体所需的血、肉、骨、髓等精华,而直接流人膀胱排出体外,导致尿量增多,尿液浑浊。
 
《四部医典》记载:“过量进食咸味、甜味、酸味及性重、寒的食物,长期居住于潮湿之地,致使‘培根’和脂肪偏盛,不能转化成精华被吸收而流入膀胱,遂发本病。”
《蓝琉璃》曰:“长期居住于潮湿之地等原因而肾脏功能减弱,不能分化水液中的糟粕与精华,直接落入膀胱。”
《八支精要释论》:“饮食起居不当,‘培’根失衡,致使体内七精华混入尿液而消耗。
 
  藏医认为人体在健康状态下,构成人体物质基础的三因素(“隆、赤巴、培根”)、七精华(饮食精微、血液、肌肉、脂肪、骨骼、髓、精液)以及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人体与外界之间维持着相对动态平衡,从而共同保持人体生理活动。当这些平衡因某种原因而遭到破坏,便导致疾病的发生。疾病发生的原因藏医归纳为内因和外缘两大方面:
  内因藏医认为人类因“无明”产生贪欲、嗔怒和愚昧,这三者又称为“三毒”,三毒各自产生“隆”、“赤巴”和“培根”三果。生理状态下,“隆”、“赤巴”和“培根”在人体有各自依存的位置并保持一定的常量时,是有益于人体的,它们共同维护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当它们一旦发生盛、衰、紊乱等变化时,则成为损害身体和生命的有害物质,成为疾病发生的内因。
 
  外缘即引发疾病的外部因素。外缘通过内因起作用。主要有季节、气候、饮食、起居、行为、情志等变化的因素。
 
  糖尿病(吉尼萨克病)病主要表现为尿频、嗜睡、多汗、恶臭、头发和指甲长、口臭、上腭发干、手和足心发热、尿液混浊、小便过的地方常有苍蝇停留,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眼疾、皮疹、关节炎等多种疾病。其他表现有外阴瘙痒、全身瘙痒、视力模糊、全身疲乏无力、性欲减退、月经失调、腰腿酸痛。久病儿童可有生长发育障碍、体弱、身体矮小等。
 
  藏医分类
  《四部医典》根据尿象和症状将该病分龙型、赤巴型、培根型三种类型:
01、龙型
尿象:髓尿、油尿、象尿、蜂蜜样尿四种;
具体症状:心悸、失眠,呼吸不畅、颤抖、刺痛、贪食、多痰等。
 
02、赤巴型
尿象:墨黑尿、青蓝尿、檗黄尿、茜汁尿、焦黑尿、血红尿六种;
具体症状:口干、身体发热、腹泻、男性生殖器及膀胱皆疼痛等。
 
03、培根型
尿象:水、酒、蔗糖、厚味、米面、精液、沙石、受凉、滴淋、口水样等十种;
具体症状:不消化、食欲不振、嗜睡、呕吐等。
 
  临床上,藏医治疗糖尿病(吉尼萨克病)首先会根据其分型和个体差异采取对症用药。由于该病的临床特征以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火”降低最为明显,病因以体内培根、脂肪过剩使精华与糟粕分解、代谢失调为主。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采用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胃、胰腺、肾脏、肝脏、膀胱等进行全面的保护与修复。
 
  在药物治疗方面,近代藏医学大师措如・才朗大师生前根据尿消病人的发病和临床表现特点等,结合传统藏医学的理论及其辩证的方法,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尿消病的基本病因是人体自身“不消化”所致。所谓不消化,就是说人体在摄入富含五源物质的谷物等食物时,有一种通过自身脾胃等消化器官提炼吸收与之相应五源的精微,从而为人体各个相应的系统或组织提供能量或提供自身内在五源平衡的动力和功能,一旦这种功能减弱或失去,外部物质(以饮食为主)的五源之精微就不能有效作用于内在的五源(组织、器官和功能等),人体就出现“不消化”。由于外部物质不能作用或营养于内部(人体)五源,而内部的五源在自身不能相互制约等情况下出现不平衡和紊乱时,由此产生的疾病也就会表现出多样性。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不消化的理论和今天将糖尿病认为是人体代谢作用缺陷(紊乱)有着某种共同之处。
 
  基于上述这种观点和理论,措如・才朗大师经过反复实践,研究配制了301(加味石榴健胃散),302(加味三味甘露散),303(加味姜黄散)系列治疗尿消病(糖尿病)的临床药物。其用药思路表现在,若要通过外部五源(药物)作用于内部五源(人体),使人体的五源平衡达到机体的健康,就必须解决外五源和内五源之间转换(消化)的过程。以上三药就是通过调节改善人体自身的消化吸收功能,以使药物或饮食能够真正被人体吸收作用营养于自身各个机体,从而改善人体的健康。本组方药在措如・才朗大师在世期间通过对1万多国内外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其有效率可达87%以上。
  注:对于仅有血糖升高、未合并其他疾病且无并发症的患者,如其发病后未系统地服用降糖西药,一般主张单独使用藏药治疗即可。如患者在接受藏医治疗前已服用西药,则主张先维持西药治疗,待病情好转、血糖得到控制后逐渐撤减西药用量,直至停用。而晚期重度患者则需要西医综合治疗,藏医治疗为辅。
 
  吉尼萨克病饮食、起居、行为疗法:
  饮食以陈旧之粮食及生活在干燥地带的动物肉类为宜;忌食味甘、咸和性凉的食物;宜于温暖处适当活动;禁止受凉、骑马、居住潮湿处、白天睡眠等起居行为。吉尼萨克属于寒性疾病;临床特征以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火”降低最为明显;病因以体内培根、脂肪过剩使精华与糟粕分解、代谢失调为主。因此,在治疗时通过口服“石榴健胃散卡擦坚”提高“胃火”,可有效降低“培根”;“十八味诃子利尿丸”可有效改善吉尼萨克的临床症状。通过联合用药,可对胃、胰腺、肾脏、肝脏、膀胱等有很好的保护与修复作用,并具有临床症状缓解快的作用。
 
  吉尼萨克病外治疗法
  (1)配合“五味甘露”药浴治疗,使体内的“培根”及脂肪代谢达到正常状态,对糖尿病足、周围神经病变、微血管病变有很好的临床治疗作用。(2)火灸第三椎、胃痞瘤穴等,提高“胃火”功能。
 
  糖尿病(吉尼萨克病)是因为长期的饮食和起居等不当引起的,它的发病是一个逐渐和缓慢的过程。被列为“非常难治”的病例。但是,本病经过藏医学的康复治疗后,临床上很多患者的生活质量都能得到很好的改善,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首先是要让病人了解糖尿病(吉尼萨克病)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理,让患者知道此病的可治疗性,从而使其树立能够恢复健康的信心。所以在藏医学的治疗方面是有较好的临床意义和治疗价值的。临床治疗一般需要患者坚持长期用药,通过不断调节处方,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治疗,许多患者都能得到较为满意的疗效,如果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能持之以恒,那么,糖尿病的康复也就不仅仅停留于理论上,通过医生和患者的相互努力,人们最终可以战胜这种疾病。
 
参考文献
[1]《八邦・医学释难》藏文版,德格木刻版。      
[2]措如才郎:《四部医典大详解》藏文版,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1年。
(以上产品为处方药,上述信息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参考,如有相关病症,请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购买并遵医嘱服用。)
 
藏药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