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成为中华医药奇葩
2013-05-20 13:57
一直以来,医学界对于中风后遗症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的共识是单一的西医治疗对于中风后遗症效果欠佳。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让人们看到了一线曙光。
其实在祖国传统医药领域,除了中医系统,还有民族医学这朵奇葩。近年来在中风及其后遗症的治疗上,民族医药经过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也呈现异军突起之势,藏医为其中的佼佼者。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自然环境相对缺氧以及人们习惯食用高蛋白食物和高脂肪食品,因而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藏医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品种也因此非常丰富。藏医经典医著《四部经典》对出血性中风称为“血瘫”,对缺血性中风称为“脉瘫”,强调血、脉、隆(气)三者结合,斩草除根。
目前,治疗心脑血管的藏药发展很快,最具代表性的是七十味珍珠丸。七十味珍珠丸在15世纪由藏医南派领袖年尼多杰研制成功,它由蓝宝石、珍珠、玛瑙等20多种矿石,金、银、铜、铁等10余种金属,以及麝香、藏红花、羚羊角、安息香牛黄和珊瑚等 70 种药材制成,对出血性和缺血性中风都有良效,尤其擅长治中风后遗症。实验动物研究表明,七十味珍珠丸可降低脑缺血造成的脑血管通透性增加,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有效清除氧自由基,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血流变学。临床观察证实,七十味珍珠丸在治疗中风偏瘫、脑震荡、脑溢血、癫痫、植物神经紊乱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