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知识


藏医对痛风的治疗

2013-02-03 15:09

        痛风是尿酸过量生产或尿酸排泻不充分引起的尿酸堆积造成的,尿酸结晶堆积在软骨,软组织,肾脏以及关节处,在关节处的沉积会造成剧烈的疼痛。
 
  引起痛风的原因
  血液中尿酸长期增高是痛风发生的关键原因。人体尿酸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1)人体细胞内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生的核酸和其它嘌呤类化合物,经一些酶的作用而生成内源性尿酸。
  (2)食物中所含的嘌呤类化合物、核酸及核蛋白成分,经过消化与吸收后,经一些酶的作用生成外源性尿酸。
  尿酸的生成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需要一些酶的参与。这些酶大致可分为两类:促进尿酸合成的酶,主要为5-磷酸核酸-1-焦磷酸合成酶、腺嘌呤磷酸核苷酸转移酶、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转移酶和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尿酸合成的酶,主要是次黄嘌呤-鸟嘌呤核苷转移酶。痛风就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这些酶的活性异常,例如促进尿酸合成酶的活性增强,抑制尿酸合成酶的活性减弱等,从而导致尿酸生成过多。或者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肾脏排泌尿酸发生障碍,使尿酸在血液中聚积,产生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如长期存在,尿酸将以尿酸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皮下组织及肾脏等部位,引起关节炎、皮下痛风结石、肾脏结石或痛风性肾病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病前没有任何先兆。轻度外伤,暴食高嘌呤食物或过度饮酒,手术,疲劳,情绪紧张,内科急症(如感染,血管阻塞)均可诱发痛风急性发作。常在夜间发作的急性单关节或多关节疼痛通常是首发症状。疼痛进行性加重,呈剧痛。体征类似于急性感染,有肿胀,局部发热,红及明显触痛等。局部皮肤紧张,发热,有光泽,外观呈暗红色或紫红色。大趾的跖趾关节累及最常见(足痛风),足弓,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和肘关节等也是常见发病部位。全身表现包括发热,心悸,寒战,不适及白细胞增多。
  开始几次发作通常只累及一个关节,一般只持续数日,但后来则可同时或相继侵犯多个关节。若未经治疗可持续数周。最后局部症状和体征消退,关节功能恢复。无症状间歇期长短差异很大,随着病情的进展愈来愈短。如果不进行预防,每年会发作数次,出现慢性关节症状,并发生永久性破坏性关节畸形,手足关节经常活动受限。在少数病例,骶髂,胸锁或颈椎等部位关节亦可受累。粘液囊壁与腱鞘内常见尿酸盐沉积。手,足可出现增大的痛风石并排出白垩样尿酸盐结晶碎块。环孢菌素引起的痛风多起病于中央大关节,如髋,骶髂关节,同样也可见于手,甚至破坏肾小管。

        藏医对痛风的认识
本   病是由隆与血功能絮乱所导致的一种疾病。藏医名为“直后乃”(意为垢甲病)。由于经常食用幸辣、肥厚油腻等高脂肪食品,过量饮酒,久坐少动,夜晚不睡,疲劳过度,身受外伤,剧烈活动等原因,引起血液功能紊乱,加之食用促进隆偏盛之食物或行为失当引起隆邪逆行,堵塞血液循环脉道而引发。
        藏医薰蒸汽雾化,通过蒸汽导管把蒸汽输入浴足桶,桶内的藏药粉与水蒸气从出汽球装置和脚踏凳上散汽网装置,疏导藏药蒸汽足疗双足和小腿部位或全身。人的皮肤具有吸收与其接触的中药物质的作用,水溶、脂溶及其他溶媒溶解后的药物均可由皮肤吸收,当然以水溶为主要经由皮肤吸收的药物虽不如口服或静脉注射直接、迅速和大量给药。但具有持续、和缓、副作用小、不引起胃肠道反应的优点,因此特别适合养生保健和治疗慢性疾病。
        药物通过皮肤吸收,除受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影响外,还与皮肤本身的通透性有密切关系,皮肤中的角质层是影响透皮吸收的主要障碍。药物经皮肤吸收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有:
        1.通过毛细管通道:经过角质层转运和皮肤深层转运而吸收入血,阻随血液循环到达人体各部位;
        2.水合作用:角质层经水合作用后,可膨化呈多孔状态,有利于药物渗透;
        3.热刺激作用:可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有利于药物的穿透弥散和吸收。

        藏医推荐痛风的治疗方案:
        早上空腹服用:七十味珍珠丸(1粒)
        中午饭后服用:二十五味儿茶丸(3粒)
        晚上睡前服用:二十五味驴血丸(3粒)

藏药师微信: